我是 江西工程学院2021级视觉传达设计 4 班的曾宇。在2025年考研中,我以初试总分377分的成绩成功被浙江理工大学录取。回望备考这一年,那些凌晨背书的清晨和深夜绘图的夜晚,如今都化作了值得珍藏的记忆。今天想以第一人称分享我的备考经历,希望能为立志报考浙理的学弟学妹们点亮一盏灯。
我的初试成绩
考研初试总分:377 分
一、考研启程:从择校到规划的全流程攻略
2024 年 3 月,我正式踏上考研之路。择校时我采用 "地域 + 专业" 双重筛选法:先圈定江浙沪地区,再在研招网逐一比对院校招生简章。浙江理工大学的设计学科评估结果、历年招生人数(约 30 人)和 1:8 的报录比让我眼前一亮,尤其是其 "科技与艺术融合" 的培养方向,与我想深耕的交互设计领域高度契合。
确定目标后,我制定了 "三级火箭" 学习计划:
展开剩余80%宏观阶段(3-6 月):主攻英语单词和专业理论框架搭建中观月度(7-11 月):每月设定手绘专题突破目标(如 6 月练造型、7 月攻色彩)微观每日(12 月冲刺):精确到 "上午 9-11 点政治选择题,下午 2-5 点手绘模考"记得 7 月第一次模考手绘时,3 小时内我连构图都没完成。那晚我在自习室哭了一场,后来把浙理历年高分卷打印出来,用红笔标注每幅画的时间分配节点 —— 从此我的绘图板上始终贴着一张 "15 分钟构图 + 45 分钟线稿 + 90 分钟上色" 的时间轴贴纸。
二、公共课备考:科学方法论下的分数突围
▶ 政治:1000 题刷 3 遍,选择题是拿分关键
7-8 月基础期:每天 19:00-20:00 看徐涛强化班,用荧光笔在《精讲精练》上标记 "毛中特" 高频考点,听完课立刻刷肖 1000 题对应章节。印象最深的是马原的政经部分,我把 "剩余价值率" 等公式抄在便利贴上,贴在水杯上随时看。9-11 月强化期:用《腿姐背诵手册》梳理史纲时间线,二刷肖 1000 题时把错题按 "马原 / 毛中特 / 史纲 / 思修" 分类整理,比如毛中特的 "土地政策演变" 我画了张对比表。12 月冲刺期:肖八选择题每天一套,用仓盾小程序二刷时,把错题率高的 "新发展理念" 等模块单独建了个题库。肖四出来后,我没直接背答案,而是把 20 道分析题按 "经济 / 政治 / 文化 / 社会 / 生态" 分类,总结出 "背景 - 意义 - 措施" 的答题模板。▶ 英语:单词贯穿全程,阅读占比半壁江山
单词攻坚:从 3 月到考前,我用墨墨背单词 APP,设置每天 150 个新词 + 300 个复习量。为了对抗遗忘,我发明了 "三秒记忆法"—— 看到单词先遮住中文释义,能在 3 秒内反应出来的就划掉,否则标红重点记。到考试前,高频词至少过了 5 轮。阅读精研:跟唐迟老师的阅读方法论,每周做 4 篇真题(留 2023-2024 年模考)。每篇阅读我会做 "三维分析":①生词整理到 Excel 表格 ②长难句划分语法结构 ③错误选项标注 "偷换概念 / 过度推理" 等类型。二刷时发现,2018 年 Text3 关于 AI 的那篇,我居然错了 3 次,后来把类似科技类文章集中做了专题训练。作文模板:综合石雷鹏和潘赟老师的课程,我整理了 "现象描述 - 原因分析 - 建议措施" 的大作文框架。小作文按 "书信 / 通知 / 备忘录" 分类,每种类型准备 2 个万能开头句(如 "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...")。12 月用模板套写近 10 年真题,确保 15 分钟内完成。三、专业课备考:手绘与理论的双轨作战
▶ 手绘:从线条到完稿的 108 天突击
5-6 月筑基期:在小红书筛选出 3 家浙理手绘机构,对比往届学员作品后选择了线下班。第一周只练线条,老师让我们用 A3 纸画 "之字形" 线条,每天 20 张,练到手腕发酸。记得第一次画马克笔渐变时,颜色晕染得像调色盘,老师用纸巾蘸酒精帮我修改的场景至今难忘。7-8 月集训期:每天 9 小时手绘训练,上午练单体元素(如浙理常考的 "智能家电"),下午做完整构图,晚上临摹高分卷。我专门准备了 "灵感手账",把 Behance 上看到的优秀配色方案、构图形式剪下来贴进去,考前翻了不下 20 遍。9-12 月冲刺期:每周定时模考,用考研答题纸严格计时 3 小时。11 月发现自己上色速度慢,于是发明了 "分区上色法"—— 把画面分成 "主体物 / 背景 / 点缀" 三部分,每部分限定 40 分钟完成。到考试时,我提前 15 分钟就画完了。▶ 理论:10 轮背诵 + 真题拆解的闭环学习
5-6 月扫盲期:跟着机构老师通读《世界设计现代史》和《中国工艺美术史》,用 XMind 做思维导图。比如现代设计史部分,我按 "时间轴 + 流派 + 代表人物" 梳理,包豪斯时期的 "格罗皮乌斯 / 密斯 / 康定斯基" 三人贡献用不同颜色标注。7-11 月背诵期:用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规划背诵,第 1 天背 "新艺术运动",第 2 天复习 + 背 "装饰艺术运动",第 4 天再复习前两部分。刚开始背 "中国青铜器纹饰" 时总记混,后来我把饕餮纹、夔龙纹画成简笔画,贴在床头记忆。到考前,两本书的名词解释背了 12 轮,随便抽一个 "少府监" 都能秒答。12 月冲刺期:研究近 5 年真题发现,浙理论述题常考 "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结合" 类话题。我在知网上下载了 20 篇相关论文,总结出 "文化符号提取 - 功能转化 - 技术融合" 的答题框架,还模拟写了 3 篇范文,考试时遇到 "宋瓷美学对现代餐具设计的启示" 一题,直接套用框架得分。四、致学弟学妹:那些比分数更重要的事
查分那天,看到 377 分的成绩时,我正在画毕业设计草图。这一年教会我的,远比录取通知书更珍贵:是在手绘瓶颈期时,研友把她的马克笔分我一半的温暖;是政治多选题错 7 个时,辅导员那句 "错得早才能改得早" 的鼓励;更是在浙理官网上看到 "设计为民生" 校训时,突然明白考研不仅是为了升学,更是为了让自己的设计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。
如果你也向往浙江理工大学的红砖墙,记得把 "坚持" 二字刻进每一天的努力里。当你在考场上画出最后一笔,写下最后一个句号时,会突然懂得:那些与星辰为伴的日子,早已让你成为了更好的自己。
愿我们在浙理的设计学院相见,一起用画笔描绘属于未来的色彩!
(来源:江西工程学院)配资平台网站
发布于:北京市